0%

生活在世俗时代意味着什么?几乎所有人都会同意我们活在世俗时代。而且在过去几个世纪,宗教在社会中的地位发生了显著而深刻的变化。在这本对于我们的时代具有定义性的巨著中,泰勒探讨了这个问题。这些变化意味着什么?我们究竟是如何从一个不可能不信仰上帝的社会,走向一个即便对最坚定的信仰者来说,信仰也只是诸多选择之一的社会?在这些问题上,他考察了现代性的世俗化面向在“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发展。事实上,他所描述的不是一个单一的、连续的转变,而是一系列新的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早期的宗教生活形式逐渐消融或不再稳定,新的形式被创造出来。今天的世俗世界不再由宗教的缺席来刻画——尽管在一些社会宗教信仰和实践出现了显著衰退——而是由(宗教的、灵性的、反宗教的)新选择的持续增加来刻画,个人和群体根据这些新选择来理解他们的生活并塑造他们的灵性渴望。

阅读全文 »

詹姆斯·布坎南(James M. Buchanan, Jr.),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公共选择学派代表人物、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布坎南深受芝加哥学派(经济)影响,他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期间的导师是著名的经济学家、芝加哥经济学派创始人富兰克·奈特 。布坎南最著名的理论就是公共选择理论。

阅读全文 »

《世界的苦难》是布尔迪厄晚年与其他22位合作者以细腻的情感和认真的观察及倾听,耗时三年访谈数百人所写就的田野调查著作。通过一个个以访谈形式出现的鲜活的生活史个案,展示了当代法国社会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与痛苦,并透过社会学的解释,揭示出痛苦背后深刻的社会和政治根源 ,以及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本书是布尔迪厄将学者责任与公民使命融为一体,集中探讨弱势群体艰难处境的最著名成果。在看似平淡的个人生活史的叙述中蕴含着震撼人心的苦难真相。

阅读全文 »

如果我们将一个被双重边缘化的群体——农村妇女——作为考察的中心点,我们对中国革命会有什么样的理解呢?在《记忆的性别:农村妇女和中国集体化历史》一书中,贺萧(Gail Hershatter)探索了陕西农村 72 位老年妇女在 20 世纪五六十代等革命年间的生活变迁史。通过对这些妇女生活史的叙述和富有洞见的分析,贺萧向我们展示了党和国家的政策如何既带有地方性又具有个人色彩,以及这些政策如何影响了妇女生活的方方面面:农事、家务、政治行为、婚姻、分娩、育儿,甚至是她们的德行观。这些妇女从当下的制高点叙述自己的过去,她们强调了自己固有的美德、重要的功绩和深藏于心底的怨恨。在20 世纪 50 年代的中国农村以及当下,她们的记忆能对我们说出什么样的、关于社会性别作为一条权力、差异和集体轴线的故事?通过展现这些记忆,贺萧有力地检视了社会主义的性质以及社会性别在社会主义产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阅读全文 »

关于中国国家的治理逻辑,本书主要沿着两条脉络进行探讨:一是中央权威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这体现在各级政府体制的制度设施和行为方式;一是国家与民众之间的关系,这体现在国家与社会群体的相互影响上。本书从学术上推进了当前国内的国家治理研究,并为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可以参照 的研究路径和视角。

阅读全文 »